馬正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衡量幹部是否有理想信念,關鍵看是否對黨忠誠”“忠誠和信仰是具體的、實踐的”。對於黨員幹部而言,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這些政治忠誠的要求不是抽象的,必須體現到一言一行中,把精力用在“幹”上,把目標定在“成”上,以解決問題幹成事彰顯政治忠誠。
把解決問題幹成事作為檢驗政治忠誠的標尺
解決問題幹成事是深學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必然要求。政治忠誠是發自內心的,投射並外顯於實踐之中;同時,政治忠誠的堅定性、純潔性又因實踐而得以驗證和強化。政治忠誠只有形成一個從理論到實踐的閉環,才能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站得穩、靠得住。深學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往心裏走做到內化於心,往實裏走做到外化於行,往深裏走做到知行合一,讓思想的偉力在鮮活的實踐中充分迸發。
政治忠誠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要在一件事接一件事的實踐中打磨和考驗。習近平同誌在福建寧德當地委書記時,告誡當地黨員幹部,做事一定要務實,要反對空喊口號。政治忠誠不是喊出來的,要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在每一件事中下實功、見真章。
解決問題幹成事是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有力武器。要把抓落實作為開展工作的主要方式。現實中,時常可見一種“不解決問題的抓落實”:會議開得勤之又勤,文件辦得慎之又慎,工作卻絲毫沒有往前推、往上提。這實質上就是一種走過場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重痕跡輕實績,奉行“不墊底就行”,任別人怎麽抓都抓不住“小辮子”,卻撂荒了組織交給的“責任田”。防止這種假把式,要從群眾需求出發,確保問題解決、事情幹成,讓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徹底沒有市場。
為群眾幹好事,讓企業幹成事
堅持人民至上。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並緊緊依靠全國14億人民,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積極成效。人民至上,就要傾聽百姓的呼聲來做事,就要解決問題幹成事,絕不做自以為領導滿意卻讓群眾失望的蠢事。
樹立用戶思維。黨委、政府要幹成事,首先要為群眾幹好事、讓企業幹成事。下文件、作決策時,要學會換位思考,不要總覺得老百姓提的問題很麻煩、企業提的要求太無理。聚焦讓群眾、讓企業更好更快幹成事,從行政需求導向轉為群眾和企業需求導向,多下及時雨、多送雪中炭。在合法合規、合情合理的結合點上,拓寬解決問題幹成事的出路,提升群眾和企業對政府的用戶體驗。
健全成事機制。圍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抓住制度機制這一基礎性、根本性、長期性的問題。健全責任分工機制,防止責任缺位、空轉和打滑;健全高效辦理機制,把註意力向成事上集中;健全督查督導機制,加強對過程的評估監測。健全嚴明獎懲機制,讓不幹事的人有危機、想幹事的人有機會、能幹事的人有舞臺、幹成事的人有地位。
在關鍵時刻和危難關頭,要讓黨信得過、能放心
激發沖鋒陷陣敢幹的擔當。面對新征程上的“婁山關”“臘子口”,要敢當暴風雨中的海燕,敢接燙手山芋,以擔當彰顯忠誠。
錘煉攻堅克難會幹的能力。在關鍵時刻,光有熱情不夠,只表決心沒用,還得有幹成事的真本事、硬功夫。黨員幹部必須把“金剛鉆”攬在手中,提高政策把握能力,發揚鬥爭精神,始終奔著問題去,找到解決問題之道、幹成工作之策,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增強攻城拔寨快幹的效率。只要方向是對的,抓落實要快人一步,讓企業、群眾快速幹成事。在關鍵時刻,要有“草搖葉響知鹿過、松風一起知虎來、一葉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見微知著能力,不能當馬後炮、不吃後悔藥、不做事後諸葛亮。多一些“大江東去”的完成時,少一些“濤聲依舊”的進行時,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賽龍奪錦。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黨員幹部要聞雞起舞、日夜兼程、風雨無阻,用擔當凸顯政治站位,用作為繪就政治本色,用實幹詮釋政治忠誠,以解決問題幹成事彰顯政治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