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市政府按照“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的原則,繼續辦好十件民生實事。
?一、加大力度促進就業創業。階段性降低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用人單位繳費費率,降低幅度不少於0.5個百分點;工傷保險在全面實施浮動費率的基礎上,階段性下調繳費費率,全市平均費率再下降20%左右;為符合條件的創業者提供最高30萬元,最長3年的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培養“粵菜師傅”800名;大力實施勞動力技能晉升培訓,2019年培訓1萬人次以上,並按規定給予技能晉升補貼;將生活困難的應屆高校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標準從每人1500元提高2000元。
?二、推動提升基礎教育服務水平。補齊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短板,建立學前教育、公辦普通高中生均撥款制度及逐步增長機制,全市公辦幼兒園年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不低於每生每年400元,對符合條件的惠普性民辦幼兒園參照給予補助;全市公辦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不低於每生每年500元;繼續落實義務教育公用經費、中等職業教育生均撥款制度,全市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小學不低於每生每年1150元,初中不低於每生每年1950元;全市中等職業教育生均財政撥款基本標準不低於每生每年3000元(不含免學費補助);加大全市縣城和中心區域學前教育及中小學優質學位供給,全市不少於10000個。
?三、提高醫療衛生保障水平。進一步加強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全市培訓全科醫生332名、產科醫生(含助產士)68名、兒科醫生32名;為1家升級建設中心衛生院招聘符合條件的首席專家3名;為261個貧困村衛生站配備8類健康監測儀器設備包,為基層群眾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對3個縣(市)(連州市、佛岡縣、陽山縣)40萬常住人口以下現有縣級中醫院按二級綜合醫院的標準支持其升級建設。
?四、提高底線民生保障水平。全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從每人每月148元提高到170元;城鎮、農村低保對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補差水平,分別從每月503元、228元提高到553元、251元;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按不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6倍、且不低於當地現行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確定;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水平,分別從每人每月1560元和950元提高到1685元和1025元;城鄉低保對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政策範圍內基本醫療救助比例達到80%以上;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分別從每人每年1890元、252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1980元、2640元。
?五、提供多層次住房保障。完成1112戶城鎮住房保障家庭租賃補貼發放;進一步推進开心彩票住房租賃管理平臺發展;新增公租房100套,進一步提高公租房分配入住率。
?六、提升城市環境,為市民提供更多休閑好去處。完成一江兩岸亮化工程(含燈飾);一江兩岸新建10公裏以上綠道,為市民提供更多好的休閑健身活動場所,進一步提升城市內涵和城市環境。
?七、護航鄉村孩子平安上學。開通鄉村地區校園專線,為偏遠鄉村地區小學生平安上學保駕護航。
?八、大力推進“廁所革命”。加快老城老區公廁建設,不斷提升城市公廁服務管理水平,新建和提升改造城市公廁18座;新建和提升改造鄉村公廁180座,農村無害化戶廁普及率達到95%;新建旅遊廁所30座,改擴建10座。
?九、提高市場食品質量安全水平。全面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完成不少於12000批次食品抽檢任務,食品檢驗量達到每年每千人3.2批次;在全面開展監督抽檢的基礎上,對不少於80家的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開展以蔬菜類、水產品類和肉類為主的快速檢測,及時公示快檢信息,不合格產品處置率100%,全年快檢不少於295200批次。
?十、改善農村宜居宜業環境。對全市925萬畝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進行補償,平均每畝補償標準從32元提高到36元;支持60個農業特色專業村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000公裏;改造農村公路四、五類橋梁20座;完成通建制村“暢返不暢”整治工程120公裏;完成省定貧困村通20戶以上自然村村道路面硬化50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