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蜿蜒,南嶺縱橫,地處粵北山區的清遠,山清水秀,綠意盎然。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綠”字做文章,大力推動森林進城、森林圍城、森林美城。目前,全市共設立各類自然保護地75個,並積極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截至2019年末,全市森林覆蓋面積132.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69.3%,林木綠化率72.6%。
充分發揮生態優勢 把“短板”變成“潛力板”
綠色,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厚重底色。立足豐富生態資源本底,處於粵北生態屏障區的清遠如何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換通道?2018年6月,在廣東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中,清遠被劃入“一區”,定位為生態發展區,是粵北重要生態屏障。兩年多來,我市始終堅持生態優先,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堅持汙染綜合整治,狠抓環境執法監管,有效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
今年四月,廣東省定貧困村———清遠英德市橫石塘鎮龍華村、前鋒村林業碳匯碳普惠項目在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完成交易,總計5105噸碳普惠制核證減排量以36元-噸價格成交,創造了龍華村約13萬元、前鋒村約5萬元,總計約18萬元的無汙染經濟收入。這是清遠第一批完成交易的碳普惠項目。龍華村、前鋒村通過林業碳匯碳普惠項目減排量市場化交易,不僅為貧困村增加集體收入發掘了新的綠色增長點,更讓村民真切體會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增添了“既要經濟效益,也要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為其他貧困地區實現綠色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
這是我市立足“一區”功能定位,以綠色生態引領,在高水平生態保護中實現高質量發展,探索加快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我市充分發揮生態優勢,把“短板”變成“潛力板”,森林康養、林下經濟、林業產業成為推動綠色發展的方向標,綠色產業蓬勃發展讓村民吃上“生態飯”。
綠色產業蓬勃發展 讓村民吃上“生態飯”
從去年開始,馬浩泉就對連山筆架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內閑置的“空氣”下手,精心包裝一番,打著“連山富氧森林空氣”的招牌,開起了當地甚至省內第一家賣空氣的公司。他們將采集的空氣分單瓶和禮盒裝兩種,單瓶的為58元,禮盒裝是198元。
民營企業家將富氧森林空氣“賣出去”,是連山打造生態旅遊品牌推動第三產業發展,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邁出的堅實步伐。如今,連山森林康養產業發展正在提速。該縣制定了全省首個《森林康養產業發展實施意見》,通過發展森林康養產業為山區人民脫貧致富找到新路。今年6月,該縣獲授“國家森林康養基地”稱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把經濟價值轉換出來,英德、連山探索的路徑,是清遠探索生態轉化的一個縮影。我市還立足“一區”發展定位,以“建設主題公園旅遊城市”為總體目標,將農商文旅體養融合發展作為新的增長點,不斷加快發展城市主題公園旅遊、生態休閑旅遊、特色小鎮旅遊、民族風情旅遊等等,同時,統籌推進城市雕塑規劃建設工作,加快城市環北江休閑綠道規劃建設,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去年,全市建成省定貧困村鄉村綠化美化示範村115條;在廣東省首批“國家森林鄉村”評價認定名單上,清遠52條村榜上有名。去年底,我市還榮獲2019年度“中國十佳綠色城市”稱號。